教育科研

优秀论文

首页 >> 教育科研 >> 优秀论文 >> 正文

缰辔如在手 擒纵当自如 关于一类中考语文试题的思考 张晓能

发布日期:2019-02-28    作者:附中2     来源:    点击:

摘要:文言文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头戏,文言虚词是重头戏中的常考内容,本文作者对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文言虚词的考查题型、考点以及解题方法做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考;虚词;考点;能力

中考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简称,是对学生初中三年学习水平的一次测试,是考生选择高中和进入高中的资格标准。201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在考查内容上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名著阅读题首次考查诗歌;首次将非连续性文本和应用文写作相结合;首次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国际范畴;首次考查两首诗歌的综合鉴赏等。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中“求稳”依然是中考的命题原则,如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这类题。本文以2013—201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为例,从题型、考点、答题情况等方面分析、探究命题规律,寻求解题思路。

一.对这类试题考查情况分析

1.近五年这道题的考查情况(题型、分值、是否考查)统计表:

分值

时间

2

2013

2

2014

2

2015

2

2016

2

2017

频率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100%

是否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道题近五年年年考,题型固定(选择题)、分值(2分)。

2.近五年文言文考查篇目:

时间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篇名

《晏子春秋》

《史记》《论语》

《知难》

《曾国藩家书》

《三国志·魏书》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五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都出自课外。

3.近五年陕西中考这道题考点:

5年3考

之:2017B、2016B、2013A

而:2017A、2015D、2013D

其:2017C、2015B、2014D

为:2017D、2016A、2015C

5年2考

以:2016C、2013B

则:2016D、2014C

5年1考

乎:2015A虽:2014A然:2014B于:2013C

5年未考

乃、且、与、者

从上表可以看出,虚词考查五年三考的有4个,五年二考的有2个,五年一考的4个,有四个虚词连续五年没考。(这14个虚词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简称中考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

4.答题情况分析

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1]。(2分)

任城威王彰……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而好乘汗马击剑 云归而岩穴暝 B. 此一夫之用 甚矣,汝之不惠

C. 使各言其志 其真无马邪 D. 为将奈何 吴广为都尉

对201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这道题)答题情况进行抽样调查:106人全对72人,平均分1.358分,得分率67.9 %

其实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运用及知识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的第一个语句出自选文,第二个语句是课内所学,试题共涉及四字八句,知识点覆盖面广。所选知识点看似有一定难度,但其涉及的虚词及其用法都是常见的,但这道题的得分率不高。

那究竟怎样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

二.这类试题解题策略

作为学生:一平时要重视课内文言文学习。二对课外文言文的学习要有时间上的保障。力求每天能阅读一到两篇课外文言文,加大阅读量。有条件的还可以阅读古典名著。三要学会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如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些特殊句式等。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明确出题动向。其次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提高对这一内容的重视。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常文言虚词解题方法有以下四种:1、带入筛选法。这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果熟记某个虚词如“而”的基本用法(表示修饰、承接、并列、转折、递进关系的连词)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带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2、语境推断法。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换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语境解题(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此法对起关联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如“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辨析此句中虚词以的用法,就可以运用此法。很明显这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因此可以推出虚词“而”的意思是却。3、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推测语气,相当于“难道”“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识马也”。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人称、指示)。 如“使各言其志”“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助词,如“安陵君其许寡人”。4、语法分析法。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①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在这个句子中“此”是主语,“用”是宾语,“一夫”修饰“用”,所以“之”的作用是结构助词的。②甚矣,汝之不惠。在这个句子中“汝”是主语,“不惠”昰谓语,所以虚词“之”用法就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总之,在语文中考命题中,突出命题的科学性应该是语文中考命题的主要方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积极研读中考说明,研究学情,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泽涛.《2017陕西中考真题》[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