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我与新课改-罗秋霞

发布日期:2015-04-28    作者:     来源:    点击:

我与新课改

——高一历史人民版教材教授过程的体会、困惑与对策

咸阳师院附中 罗秋霞

内容提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全面展开,就历史学科而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学生思想不重视、教师无法完全摆脱旧教材的束缚、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极大了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浅淡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体会及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困惑 对策

时下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有幸参加了这第一轮的实验,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倍感压力和挑战。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许多困惑和难题,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收益。我想教师只有结合实际,敢于创新,才能在第一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上,走出一条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培养学生能力又提高老师水平的道路。现在将一学期多的教学做个反思,以期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的更稳健。

一、新教材特点

以往也有进行教材的改革,但是教材的编写都是以时间为序,修改的多是具体的内容,比如增加了历史新研究的成果,记得变动最大的就是2000版的,当时对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史有了较大的修改,但是在体例上并没有大的变动。新教材则不同,它从编写的指导思想到版本、到体例,再到教科书的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了。

首先,一标多本,打破人教版的一统天下。目前高中新课程有四种版本,人民版、人教版、岳鹿版和大象版,我们地区使用的是人民版的教材。

其次,新教科书不再有什么教学大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各版本教材的编写者都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撰教材。这给备课带来了拓展的空间,当然也带来了备课的难度。

第三,教学目标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过去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教育”这三个目标,而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突出了学生对学习过程性的体验。

第四,教材编排体系的重大变化。教科书结构体系大变脸,历史知识被大卸八块,以专题形式呈现,建立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新课程打破传统的时间为序的课程体系,呈现出分层性、模块型和组合化的特征。必修课程共有三个模块,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选修则有六本书,分别包括:(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在教材中增加了每单元的导语和学习建议;每课正文前,增加了课前提示;取消了过去的大小字之分,增加了知识链接、学习思考、资料卡片、史学争鸣等;在课后,改变了过去的练习模式,变为自我测评和材料阅读与思考;特别是在每一单元结束,有本单元的学习小结与测评,目的是测评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它包括三个内容:专题小结――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问题研讨――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收获与存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反思,其中收获与存疑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特色。

同时新教材可以说是色彩多样,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视性和趣味性。

第五,强调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专家旨在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学史能力。为此,在课本正文中设置了相关的一些资料、题目或者在课后设置了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同时,在每册教科书中,一般设有2~3个探究活动课。以促进学生展开更加积极的历史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锻炼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各种能力,体会和掌握历史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①

第六,在内容上体现时代性。新课程更新了许多内容,大量引进了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内容,如专题五中增加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和在上海组织亚太经合会议的内容,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专题九中加入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

二、新教材的不足(一家之言)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这套新教材也有一些不当之处。举例如下:

首先,是条理不够清晰。教材在编写时既不如不如过去人教版也不如现在的人教版条理清晰,必修1专题一第三课“君权与相权”一目中,先讲汉代的相权,再讲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是紧接着又说了东汉出现尚书台,然后才介绍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显得时间散乱,前后颠倒。在另一目“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中也出现类似情况,教材介绍了汉代的“察举制”,可是却把对它的评价放在“九品中正制”之后。又如《资政新编》的内容,第一点是讲政治,第二点是讲经济,第四点是讲外交,可是第三点第五点就乱了:“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科技发明;”“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其次,知识繁琐细致。教材的编写按照新课程程标准进行,高中历史必修课增加了中国古代史思想、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史科技思想文化,可以说内容增加了两倍。拿必修1来讲,要记的知识点实在太多,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基础知识非但没有删减反而增加不少,比如专题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中,时间就达十个,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亦是,类似情况也存在其他专题中。所以新课程并未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第三,参考资料较少。人民版教材不如人教版,人教版有专门的网站,资源较多;岳鹿版由于使用的地区多,上传的资源也多;可是人民版相对就少了,这样,老师备课时要花更多的时间搜索资料。

第四,难度加大。这主要表现在一些课后习题与学习思考。如,必修1专题7自我测评1“有人认为美国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谈谈你的观点?”专题9“两极格局的相对稳定性及作用?”问题。必修2专题4中的学习思考“有人认为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的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你如何评价这种看法?”专题7自我测评1“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这些问题让历史系的大学生回答恐怕都有难度,还不要说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了。

三、实施中的困难与对策

新一轮课改的教材中大概是历史的改变最大了,为中学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这是所有参与实验老师普遍的看法。在一学期多的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诸多问题并尝试了一些教法,现整理如下。

(一)、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也就是学生的基础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之所以采取了“模块 专题”的形式,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专家认为,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牢固地掌握了历史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初中较为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高中以历史专题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内容加以整合,体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和线索性,使抽象的理论与丰富的史实结合起来。但是,这种理想恰恰是与现状最大的背离。据我所知,在绝大部分地区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就我校高一学生来说可能差得更远了。现在的初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仅停留在兴趣层面,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中外通史的知识,更何况中考还实行开卷考,学生基本没有养成记忆历史知识的习惯,他们甚至认为高中依然是实行开卷考试。这就衍生出新的问题,到底初高中知识应该如何衔接?这恐怕是每一个高一教师都要面临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我的应急办法就是,对策:①上课中重视线索的理清;②让学生把初中的书找出来备用,相应的知识点的不清楚的内容在课后自行对点去查找,弄个清楚;③逐课消化知识;④课后复习强调学生要自己理清线索;⑤降低考试的难度,先给学生信心。

(二)、课时与教材容量矛盾问题 ——也就是教材的的处理问题。

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使传统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广;课时少、参考资料少。同时教师受旧教材束缚较多,又不能大胆取舍。我认为新教材在编写上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实际,从课时安排角度来看存在一定问题,新教材往往将旧教材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上来。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节,在以前要用十二课时,而现在要一节课上完,学生接受很困难。类似这样的情况比较多。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一对突出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并保证教学的效果?要走出这个困局,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大胆取舍,把握中心。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重新排编排,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特色和学生情况的材料诸如课件和史料等进行教学。教师之所以觉得教学时间紧,就是因为我们力图将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生怕遗漏了什么内容。这点在老教师可能特别容易出现。实验教学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我在讲“文化大革命十年”时就犯了此类错误。必修1着重讲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讲“文革”时重点讲十年内乱对民主政治的破坏,但我讲完对民主政治的破坏后,受旧教材及高考考点的影响,又补充介绍了“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事实上必修2专题3第一课专门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56年-76年)。这样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加重了学生负担。正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中的一类字和二类字一样,二类字认识既可,但老师非让写,不同样是加重小学生的负担吗?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新课程培训时专家的话:“高一就干高一的事,高一把高三的事干完了,那高三干什么?”

第二,明确具体内容要求。上每节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本专题或本节课的课标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让学生知道本专题或本节课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做到教与学都心中有数,这样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习惯,严格按照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讲课时把握重点,不节外生枝,而不是象以前那样不要教学大纲也能进行备课。如我在讲必修2《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时,“分散的世界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两目内容均略讲,而重点按课标要求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影响,既节省课堂时间又突出重点,还完成了教学任务,效果非常好。在讲《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时,先简介早期殖民扩张的时间、参与国,再简介“海上马车夫荷兰”,重点讲英国的崛起及殖民扩张的角逐、方式、影响。围绕“殖民扩张”讲完本课,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完成了教学任务。真可谓事半功倍。

第三,活用不同版本教材。目前出版发行的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根据《历史标准》编写的,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便有较大差别。我在备课时,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比较了人教版与人民版的异同,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如人教版的教材条理性就非常清析而且难度也不太大。)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

(三)、传统教学与现代教法的整合——也就是教师的教法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被广泛使用,成为新课改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也出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意淡化讲授和课堂教学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对讲授法的躲避及对讲授法低评价的现象。不可否认,讲解作为一种古老的教学方式,在它沿用的历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背景――社会的变化,逐渐显露出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弱势一面。但讲授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长期存在于中学课堂教学之中,并依然会成为广大历史老师乐用和善用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我认为,对讲授法明智的态度与做法不是抛弃,而应是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趋向完善。②

所以我认为,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其实应该相得益彰的。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大作用,比如可以插入视频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选择更多的材料,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但是,现代教学应该也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好的多媒体应该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将不易明白的问题说明白,让难以观察体验的内容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要给学生留有探究和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切不可为了体现“现代教学”而一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忽略学生自我体验、交流过程。更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放电影,课还是要讲出来的,“哗”一下全过,还不如在教室上效果好。

同时,应该认识到,并非只有使用多媒体等先代教学手段才叫课改,一支粉笔照样可以搞课改,关键是在理念不在形式。

(四)、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矛盾的处理——也就是就是学生的学法问题。

新课程提倡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于是,不少人就以此为标准,一节课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探究题目,环环紧扣,想把学生培养成科学家。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中学的实际吧。在现今的中学,一上高中,所有的科目铺天盖地而来,尤其是理科的练习,怎么也解不完。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去探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设想一下,如果每科老师每天都布置一道探究题,那么学生的基本知识如何落实?所以挖空心思,精心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很高,效率却很低,培养的也只是一些低级的能力。何况,不少学生也不具备探究的条件,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不是每个同学家里都有电脑, 即便有电脑,也可能因为学生的自制力较弱,自觉性差,常常用来玩游戏、聊天诸如此类活动了。整天安排满满的上课、大量的作业等等。

其实,主动式的探究式学习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适用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不同,各有各的用途,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等于说要取代接受式学习。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这两种方法都必须掌握。我们每个人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获得的,真正由自己探究获得的只是极少数一部分。何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万物是无限的,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探究完宇宙,而且也没有必要事事进行都亲自去探究。牛顿也说,他之所以看得更高是因为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见,一味地提倡探究式学习,完全排斥接受式学习,这种做法也不对。探究式学习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学习”上,“探究”仅仅是手段、是途径,而不是目的。

那么是不是就不要探究式学习呢?这样说也是不对的,实际上新课程还是非常重视探究活动的,教材里就有不少要学生动手的探究题,且不说每册书后的活动探究课题,每节课后、甚至地图册时都有不少的活动探究题。

所以我认为,在每节课,可适当设置一至两道的探究题,关键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认识,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无法经常使用网络资源或者多媒体资源的老师来说,也有许多的现成资料,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及地图册,可以把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材料阅读与思考”、“史实争鸣”等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利用地图册,比如必修1专题六《卓尔不群的雅典》中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很枯燥,可以利用图册P28页的“知识拓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识。

(五)配套练习与教材脱节。不少教师反映:“新教材很难教,课本上没有讲的,练习中偏偏会出现,我们只好看习题来讲课。”因为现在市场上推销的新课标历史练习,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其中不少样题穿新鞋走老路,直接裁取老教材的练习。为此,老师在练习设计上,只好进行大浪淘沙似地地寻觅,耗费精力多。

(六)理顺新课改与高考关系

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老师教学心态、教学观的特殊性。现阶段,高考始终是广大教师牵肠挂肚的一个问题,谁都不敢牺牲高考来搞课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把握课改大方向的前提下,在历史教学中自然地为学生以后的高考奠定基础、做好准备。不管历史学科的高考如何改,在高考历史命题下,离不开对历史主体知识的考查,离不开对历史学科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表达力的考查,离不开对历史学科理论的考查,离不开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仍然应该重视以下的几个问题:③

⑴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我们在备课时对课程标准里的学习要点,都逐一分析其地位或要求,在教学中有重点、有区别地落实,有些内容甚至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出来,明确要求掌握。

⑵重视历史主体知识的落实、历史线索的梳理,前面我们说的知识纲要就是表现;教学中还要重视历史概念的把握,每个单元结束后,要对本单元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归纳。

⑶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既要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分析,又要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相联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与思考问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历史问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⑷重视人文精神、价值观的渗透,注意与现实相联系,体现史学的现实功能。

⑸在练习设置中,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仍然适用。此外,从培养能力的要求出发,设置一些历史小论文、调研报告,或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第一次月考时,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结合史料与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第二学期期中考时也设计了类似的题目“历史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而有时这历史瞬间映衬了时代的巨变。小明同学搜集了四幅照片,反映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根据照片的内容,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张表格,可是有些内容没有归纳填写完整,请你帮帮他,把表格补充完整,好吗?

以上是我个人在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做法,这样做妥当否,也有待于今后的验证。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对每一位新高一教师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抓机遇迎挑战,是每位实验老师应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中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课改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资料:

①张荣锁《违背“新课标”主旨及目前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课标教材》:《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第10期。

②徐衍昌、徐金卫《从新课程理念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9期。

③马执斌《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