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书韵含情,育心无痕” ——师院附中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第十期

发布日期:2025-03-17    作者:     来源:    点击:

“书韵含情,育心无痕” ——师院附中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第十期

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只有博观约取,才会“腹有诗书”。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师院附中举办的教师阅读分享活动,点燃了教师们的读书热情,大家纷纷从阅读中汲取力量,砥砺奋进,实现自我提升。

教师赵毅

 

《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读书心得

赵毅

偶然在《樊登读书》节目中听到樊老师讲这本书中的一个情节后,我便迫不及待的买了这本书。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其对于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引导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深刻体会和心得。

一、激发内驱力:红色学习帽

书中提到的红色学习帽,象征着学习的内驱力。这让我意识到,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点燃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正如书中所述,当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时,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内在的动力将推动他们不断前行。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和积极的反馈机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明确目标感:黄色学习帽

黄色学习帽代表着学习的目标感。这让我认识到,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需要引导孩子们思考自己的长远规划,并与他们一起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这样,孩子们在学习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们的每一步努力都将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同时,通过设定小目标并逐一实现,孩子们也能在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自控力:蓝色学习帽

蓝色学习帽象征着学习的自控力。在现代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孩子们很容易分心。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控力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提到的自控力培养方法,如规定使用时间、坚持原则等,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在教学中尝试将这些方法融入课堂管理,通过设定规则、引导孩子们自我管理,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控力。这样,孩子们在面对诱惑时能够更加坚定地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四、管理情绪:白色学习帽

白色学习帽关注的是学习的情绪管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他们的情绪管理尤为重要。作为教师,我需要教会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调节。当孩子们遇到挫折时,我会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调整心态,让他们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时,我也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前行。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黑色学习帽

黑色学习帽代表着批判性思维。这是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一个全新概念。以前,我总认为孩子们只要接受知识就好,但现在我明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更为重要。通过引导孩子们质疑、思考,让他们学会分辨知识的真伪和价值,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总之,《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教育理念。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激发孩子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自控力、管理情绪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这些理念融入实践,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健康、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一定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教师樊小渭

 

《看画识童心》读书心得

樊小渭

美术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画识童心》是一本关于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书籍,通过解读儿童的绘画作品,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状态和心理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儿童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首先,儿童绘画是内心世界的窗口。书中提到,儿童的绘画不仅仅是简单的涂鸦或技巧的展示,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想法和经历。作为老师,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关注画面中的细节,例如色彩的选择、线条的运用、构图的方式等,这些都能反映出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例如,太阳可能代表温暖和安全,黑暗的颜色可能暗示焦虑或不安,而反复出现的某种形象可能反映了学生的某种心理需求或困扰。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绘画中的“隐藏信息”,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绘画背后的故事,帮助他们表达和释放情感。每个孩子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都是独特的,这与他们的性格、经历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书中强调,教师不应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儿童的绘画,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表达。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而不是追求技巧的完美。我会告诉学生:“你的画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了你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儿童的绘画能力与其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例如,低年级学生的绘画往往以简单的线条和形状为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绘画会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具象。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在绘画中逐步发展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儿童的绘画有时会反映出他们的心理问题,例如家庭矛盾、自闭、孤独感等。作为老师,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与家长或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的绘画中反复出现黑色或破碎的形象,我可能会与他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一种情感疗愈的工具。通过绘画,儿童可以释放压力、表达情感,并获得内心的平静。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绘画环境,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力。阅读《看画识童心》让我意识到,作为美术老师,我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学生情感和心理的支持者。我需要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这让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连接,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让我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绘画作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及时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也更加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绘画环境,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释放情感。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让我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在绘画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并通过绘画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书是一道厚重的大门,但他会平等对待每一位敲门者。阅读更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书香悠悠,师者先行。三尺讲台,一杯清茗,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淀,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何  蕊

初审: 李  菁

终审 :王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