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课改、新高考
——浅谈新课改如何适应新高考
罗秋霞
(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陕西咸阳 712000)
内容摘要:新高考命题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要想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走进新课改。要走进新课改,一定要逐步改变过去过多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研究探索的主动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新课改与新高考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新课改 新高考 新课程教学 无缝对接 相映生辉
07年9月,作为一名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我与陕西省一起步入新课改,新课改让我倍感压力与挑战。如何尽快适应新课改,如何尽快地改变自己的课堂,如何尽快地适应新高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涌而上,让我一下子感到无所适从。一轮新高考后,我也有了许多收获与释然。
一、 一轮新课改的茫然与困惑。
1、 清晰的课改与茫然的教师。上岗前的教师,手里只有两本书:《新课程标准》、《走进高中新课程》。无岗前培训,无示范课,无人指导,有的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的只是一路的坎坷和忐忑。一轮课改时,有时一本书上完不知该上哪本。让师生眼花缭乱的教材、跟不上的资料、学分、学段、补考……让人应接不暇。
2、 一标多本的教材与难以取舍的选择。高中历史新课程有四种版本,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教材各有千秋,让教师无法取舍。好在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把关,给出指导性意见,咸阳地区选择了难度最大的人民版。
3、 教材的模块体例与苍白的学生基础。高中历史课程通史体例一下子被打破,历史知识被大卸八块,课文内容以专题形式出现,教学难度大辐度提高。因为陕西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史合卷且为开卷(这让多少历史老师扼腕叹息!),共100分(而其中历史只占40分),导致学生高度不重视,初中历史被学生当副课,所以学生基础知识极差。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是在学生“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历史基础知识之上开始的,其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是步步为艰。
4、 繁杂的内容与紧张的课时。教材编写按新课程标准进行,三本必修教材每课内容大多要求一课时完成,但实践证明,对于习惯于通史体例教学的教师们来说,很多课时都是无法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如必修一的《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必修二的《走向整体的世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等课。
5、 高标准的硬件要求与骨感的现实。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前准备要充分,资源挖掘要深透,可是又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参与和完全的“电化”教学呢?
6、 明确的理念与陈旧的课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十几年的传统课堂想一下子改变谈何容易。于是“穿新鞋走老路”、“扎扎实实走弯路”屡见不鲜。
7、 厚重的高考与全新的新课改过程。一轮新课改时,我校扎实搞课改,新课堂、新教法、学分、补考、请进来,走出去,新课改论坛……不亦乐乎!但新高考如何考,选修占多少分,学业水平如何考,这在当时均为未知。
二、二轮新高考后的释然。
陕西省实行新课改后已经进行了两轮高考,纵观两轮新高考历史试题,新课程、新材料、新情境、新理念、新史观的命题总方向更趋明显和成熟。
1、 彰显新课程理念,从重教材到重课程。
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具体说来,高考命题就是要从以教材为据转向以课程为据,即“脱教材”。纵观2011年新课程历史试题,大多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问题。例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现的试题非常少。选材普遍新颖,除了文字材料外,还有历史照片、广告、信件、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等,形式灵活、多样。就考查而言,要求学生按照“新材料、新情境”作答。也就是说,学生要形成正确答案,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新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并与相关历史事件、现象等进行关联。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更为突出的是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以人教版和人民版教材为依托,整个试卷秉持了“新情境、新材料”的命题理念,材料相当丰富,在20道客观题中,有19道使用材料,材料情境与选项设置关系密切,材料的使用效能高。较多的材料情境体现了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教科书,淡化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直接依赖,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创新教学,体现“用教材教”。海南卷25个选择题,20个都是以各种材料为情境地来设计的,材料大多取自教材高于教材。
2、 突出能力考查,体现高考选拔性目标。
2011年新课程全国卷历史试题依然把能力考察放在重要地位。以选择题为例,几乎每个选择题都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才能选出正确选项。非选择题对能力考察的层次清楚,并且对学生历史理论素养有考察,符合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对学科思维能力和思想素养的综合考核。与2010年相比,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四个方面考核目标和要求都有涉及,能力考查角度增多。对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较多,对概括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第一次系统地考查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22题第3小问。
3、体现史观引领,鼓励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史观在历史教学的地位更加突出。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在历史教学中得到有效运用,其价值在于促进思维方式的创新和认识的提升。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突出了新课程以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为学科主脉和专题史的形式,中外关联、古今贯通打破了以往的中外割裂、古今分列的局限,使学生能够从时间、空间上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纵向和横向的整体印象。如新课程全国卷第41题,所选择的两段材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一种是欧洲中心论,认为欧洲的崛起是欧洲自身发展的结果;另一种观点则体现了全球史观,认为欧洲的崛起离不开其他地区文明因素的影响。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述的观点展开评论,在合理引用史实的基础上大胆阐释、创新理解。
2011年广东试题耀眼的亮点之一,就是史观渗透强势介入到命题中。分布到所有题型中,选择题、非选择题无所不包;三是史观的类型更丰富,过去集中在某一史观,今年涉及的史观有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生活史观、中国古代史观、中国近代史观等。史观的强势介入,反映了新课程的深化推进。第38题,提供了多种史观;第16题,从社会史视角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第39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察制度革新的意义。
4、注重试题的探究性,关注学生成长。
2011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空间。广东卷第39题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基本线索,同时联系世界历史,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并“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等设问,为考生创设了一个极其开放的思考空间。这种问题的解答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背景和问题指向,进行探究和思考。
今年全国卷的41题“西方崛起的评论题”单独成题,共12分。一体现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进行评述。二是让学生选择其中某一观点进行评述,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施展个人的才华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三是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些教材或者权威性著作的观点。而且此题无“参考答案”,也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与范围。江苏卷第22题第3小问,问题是: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00字左右。分值为6分。该题突出了新课程的“探究性”、“开放性”理念,考查到“过程与方法”层面的能力,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查。
5、 贴近时代,关注社会热点。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过“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无休止的对话”,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2011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现实话题、突出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如新课程全国卷历史试题的考点涉及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古代思想发展、近代民主革命、中共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全球化等一系列重大话题,紧紧把握住时代主题。2011年历史新课程高考中,多套试卷中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人才问题。如全国卷第40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演变和近代人才观的变化;安徽卷第36题考查了古代东西方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对社会观念的影响;山东卷第9题通过钱穆的一段评论考查学生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广东卷第13题、江苏卷第2题也有这方面的考查。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共成立90周年,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九一八事变80周年。如此的“巧合”,世纪上也构成了一个个“热点”问题。对于这些热点,很多试题并没有回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2011年江苏历史试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社会现实中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关注,突出地反映了历史学关注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如第19题,引入拉登被美国击毙的时事新闻和世界许多国家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的认识,树立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学以致用。第24题的A题,就日本大地震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监管的事件,结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发挥的不同作用,请学生谈谈政府在经济中作用的认识,引导学生得出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但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的认识。突出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引导考生在广阔的视野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时事,关注世界,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进而提高历史意识、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把历史知识和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把历史知识转变为历史智慧,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和目的。这才是回归“本真”的历史。
6、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新课程全国卷历史试题重点考察历史主干知识。在12个选择题中,中国古代3个、中国近现代5个、世界古代1个、世界近现代3个,均为主干知识,没有偏题、怪题。非选择题重点考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近代西方崛起,这些内容也都是平时重点学习内容,但命题角度又别出心裁。2011年广东试题涉及的考点和所选用的材料,基本上都回扣到了教材。区区14道历史题,富含70个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又属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主干知识。试题考查重点仍是主干知识:今年山东文综卷考查的知识点有:科举制度、铁器牛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经济体制改革、雅典民主制、欧美资本主义经济、七十七国集团、黄宗羲、孟德斯鸠与近代民主革命、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等,全是立足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其命题特点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即试题材料无论如何新颖,其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
可见,2011年高考试题不但充分体现新高考的“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学生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而且力求体现时代特色和教育规律、彰显人文关怀以及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崭新的高考机制”总体目标,这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映生辉。
三、我与新课改、新高考。
新高考命题充分体现课改精神,要在新高考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走进新课改。要走进新课改,一定要逐步改变过去过多讲授和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研究探索的主动学习方式,要充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和注重体验。因此基于我的实践,我认为新高考最大限度地支持新课改,新高考也会逐步提高对新课改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加深入地走进新高考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命题趋势,找准命题的切入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复习工作。
①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注意从新课程理念去理解,这样才会与高考命题人员同步思维。
②必须处理好课标、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如下图)
课标是高考命题的根据,超标的知识,不在高考范围。考查的内容是课标的一部分。高考的公平性要求试卷命题不以教材为蓝本,而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考试说明》是我们研究高考最有价值的具有法规性的文件。
③做好教材、《课标》和《说明》的比较研究。
教材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没有的——少讲
教材没有的内容而《课标》和《说明》要求的——建议扩展和补充
对于层次高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其他教材,拓宽知识面。
教师应该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资源,为备考提供复习资料。
④研究高考试题。历年试题——整体研究中找共性;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动态。仔细琢磨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及稳定性和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和要求,对了解命题走向,把握复习方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2、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全程复习计划。
从备考实际来看,高考的准备其实从高一就开始了。因此,历史教师要从长远考虑,加强高一、高二的模块教学,这是最初夯基奠土阶段。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以《考试说明》顺序落实考点;第二轮复习以通史序列复习,加强知识的整合,勾勒知识的内在联系,细析阶段特征。第三轮复习以“热点”引领,主要讲清“热点焦点”与历史的融通,主要大国英法美德日俄的国别史等。做到“两标”开道,计划导引,层层推进,加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全面落实课改精神,加强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精耕细作。
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回顾我们的新课改实践,初涉新课改时,注重新理念的体现,强调学生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形式,一味地求新求异。而伴随着实践的磨砺,课堂的教学返璞归真,关注参与的效果,讲究教师的主导,追求设计的科学与合理,从求新求异回归到求真求实,从形式的创新到实质的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课堂改革要反对另一个极端。即在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愿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辨、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忽略学科教学的一个最本真的问题——对于学科本身的研究、学科动态信息的了解,以及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训练和积累。一支粉笔照样可以搞课改,关键在于理念而不是形式。
4、夯实基础,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主干知识?在历史教材中前后纵贯,是有知识体系的历史知识,涉及到中外历史的大事如政治、科技、教育、思想、经济、国际关系等。这些知识现实感强,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我们当今科教兴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联系极为密切。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经常受用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有时在教材上简单地提及、分布零散,但其借鉴功能突出,在地位上也属主干知识。
如何有效复习主干知识呢?一是要系统阅读,由粗到细夯实基础。虽然考试的资源会向教材之外延伸,但历史能力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之上的,因此,必须强化看书储备一定量的史实,使基础得以升化。二是东拉西扯,由细到粗构建网络。“东拉西扯”就是把相关的知识,只要能联系得上的,不管是什么角度什么模块的知识,都可联结起来,这样让学生形成联系习惯,自然熟能生巧,学生就会学会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系统。
另外,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即注重问题意识阅读,因为命题考试是问题性的思维程序,需要考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组织所学史实形成答案。这就更需要平时具备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说史变成问史和疑史,鼓励学生寻找史实之间的因果转化关系,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
5、对教材进行适当、必要的整合。
高一高二新课有必要这样做,高三大容量的复习课更应当如此。一轮复习时,尽可能地将同一性质或前后关联的历史现象放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对教材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高考考试说明所列的内容条目来看,有的已经进行了整合。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多联系,在复习政治史内容时,有必要将相关的经济史、文化史内容联系到位。不追求复习的进度,而强调复习的实效性,通过知识联系,实现反复复习。如我们在复习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时,必须联系同时的近现代科技、政治制度和文学艺术。同时联系苏联工业化,将东西方实现工业化的不同途径与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原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6、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特别关注必修内容的复习教学,选修内容可在必修内容复习时进行穿插或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从今年高考历史试题部分可以看出,52分非选择题,只有15分来自选修,且难度不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不需要单独复习选修内容,至于在必修内容中无法联系的部分内容,可在新高考考试说明下来后再进行补充。
7、渗透史观教学,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联接。
当前高考通常运用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整体(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此外还有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新史观为学习历史和考查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要把握好史观教学的“度”,在高考备考中不要刻意去堂堂渗透,适宜则用,自然点到,水到渠成,如用“全球史观”阐释抗日战争的意义,即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用“革命史观”阐释,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以史观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古今中外的历史现象,运用新史观重新构建专题体系。
总之,新课改与新高考的适度平衡,可以提升中国基础教育的软实力。新课改只有通过新高考的检验,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二者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相映生辉。
做为新课改、新高考一线的教师,经历了一轮新课改、两次新高考珠洗礼,心里有许多释然,也有许多收获。我与新课、新高考共进步、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课改没有专家,新课改、新高考需要实践,需要总结,需要探索,我认为努力比能力更重要。“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让我们从课堂开始,在新一轮的课改与高考中奋力前行,走出一条更加稳健、更加坚实的新课改、新高考之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2. 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考试说明(文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2
3.陕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参考答案》(陕西卷),2011.6
4、《走进高中新课程》
5、《新课改的震撼与挑战》
6、《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全解》(文科综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