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优秀论文

首页 >> 教育科研 >> 优秀论文 >> 正文

三阶五维:基于大概念的历史中考复习探索——兼论双减政策的实践转化

发布日期:2025-05-13    作者:师院附中 王家龙     来源:    点击:


“双减”政策深化推进与陕西中考改革背景下,作为初三历史教师,针对总复习必需突破传统低效模式,如:满堂灌式复习、题海战术等。而应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大概念整合模式。笔者结合前辈经验及自身教学实践试构建“三阶五维”复习框架,通过知识图谱建构、思维进阶与素养落地的三阶递进,结合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及家国情怀的五维联动,探索减负增效的备考路径,为“双减”政策下初三历史复课备考提供些许经验  

一、问题提出:双减与中考改革的现实挑战  

1. 政策背景与矛盾焦点

陕西中考历史学科占分值为60分而历史学科本身课程容量极大且较为复杂,需平衡减负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传统复习模式依赖机械记忆与重复训练,难以适应“双减”对作业设计、课堂效率的要求。  

2. 核心素养的考查转向  

新高考与中考命题趋势强调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高阶能力,要求复习从“知识覆盖”转向“大概念统领”。

3. 2024年陕西中考历史真题分析

命题规律:基础性知识为主,强调对基础史实的准确记忆;材料与图表结合,着重考察考生提取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果逻辑与比较分析,注重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与异同对比;注重时代特征与阶段重点,反映各时期的核心主题。

命题方向: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如分封制、中央集权强化;近现代抗争与探索,如近代民族危机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如一五计划与改革开放;世界史关键转型,如工业革命、苏联模式、冷战后的国际格局;跨文明比较,如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共性,要求掌握不同文明的制度特征。

考查侧重:史实精准记忆;因果逻辑推导;历史概念辨析;价值观与精神内涵。

根据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在2025年总复习中务必注意以下四点:

1. 夯实基础:熟记重要事件、制度、人物及其时间脉络,尤其是中国史的分期特征。  

2. 强化材料分析:练习从文字、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史实作答。  

3. 注重比较思维:横向对比不同制度、纵向分析政策延续性。  

4. 关注历史解释:理解事件背后的因果逻辑,而非单纯记忆结论。  

 二、理论架构:三阶五维模型的构建逻辑  

(一)三阶递进:知识图谱建构—思维进阶—素养落地  

1. 一阶:知识图谱建构——大概念统领下的体系化整合  

大概念提取:以“文明演进”“社会变革”等跨单元主题为核心,整合教材目录与导言,绘制思维导图串联主干知识。例如,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线,贯通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事件的内在逻辑。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大概念统整要求,通过时空坐标轴串联散点知识

实施过程中提供空白模板指导学生完成三类图谱时间轴图谱空间比较图谱、概念关系图谱  

2. 二阶:思维进阶——多维度的能力训练

史料实证与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辨析观点。例如,对比《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影响,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答题策略优化:运用“读审破答”四步法,通过精细化审题、分点作答提升应试效能。  

3. 三阶:素养落地——情境化与项目式学习  

  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具体情境或情感氛围,营造一个饱含着丰富情感的积极具体的典型教学场景,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让学生在较为适宜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构筑知识、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升华的教学方法。

而在《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是这样定义历史情境教学法的:“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凭借一定教学手段,模拟创设历史场景或历史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进行历史体验,并围绕史料积极思维,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以一定形象为主体的历史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关键的。相关的历史情境应该要生动具体,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兴趣思考。我觉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历史,掌握历史知识。

具体实践例如《罗斯福新政》一课,设置问题情境:假如你是1929年的美国人,你有100美元,却想买一辆价值250美元的福特汽车,该怎么办?学生联想到那个年代流行的“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分期付款。紧接着继续追问,“借了银行的钱总是要还的,但是一个月工资就那么大,你要怎么还呢?当时人们怎么发财?”展现具体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股票 投机过度,股票暴涨,虚假繁荣。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知道了买股票能挣钱,于是大家一股脑地都去买股票。而商业银行看到了这种趋势,知道投资股市能赚钱,也纷纷投资股市。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一哄而上地买股票,那么股票价格会有什么变化?当股价被哄抬到严重背离实际价格的时候,金融市场会发生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当股价涨到严重背 实际价格的时候,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严重冲击,就出现了下跌。转折点在1929年10月24日,那一天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急转直下,股票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而且波及范围很广,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二)五维联动: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1.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地图工具强化历史事件定位。  

2.史料实证:精选中考真题材料,训练信息提取与证据链构建。  

3.历史解释:鼓励学生多角度评述历史人物。  

4.家国情怀:结合“教育强国”“改革开放”等热点深化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5.唯物史观:设计微课题,融合跨学科思维。  

三、实践路径:双减政策下的复习策略转型  

1. 作业设计科学化  

分层作业:依据学情定制基础巩固(思维导图绘制)、能力提升(材料分析)、拓展探究(主题研究报告)三类任务,避免重复训练。  

更新了自己设计历史课堂作业的策略:

要弘扬人类优秀文化——更广

要渗透历史学科文化价值——更高

要挖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精

要整合相关学科关联内容——更厚

要演绎现实生活题材——更真

要积累学生直接经验——更深

2. 课堂教学高效化

借鉴“主题复习—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思维可视化—反馈优化”流程,提升课堂参与度坚持我校的三阶段五环节教学样态  

四、案例解析:大概念复习的实操范例  

案例主题: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阶整合:以“技术变革与社会转型”为大概念,梳理蒸汽机发明、工厂制度、城市化等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二阶思维:提供英国工厂法条文与童工日记,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双重性。  

三阶素养:设计辩论赛“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联当代人工智能议题。

五、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探究三阶五维度来实现了历史复习从“知识灌输”到“思维赋能”的转型,契合“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核心诉求。未来需进一步探索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