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含情,育心无痕” ——师院附中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第十三期
“春色美如画,恰是阅读时。”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蓄力方可行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最好的学习氛围是书山学海。师院附中的老师们在书页间汲取智慧,在分享中碰撞思想,用阅读的力量为教育赋能,为学生成长护航。
教师董晨晨
于心灵漫步间,探寻教学真意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董晨晨
初捧起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封面上那句“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如一道光,瞬间吸引我走进书中,开启这场探索教学本质与教师心灵的深度旅程。
帕尔默在书中指出,教师自身认同和完整是优秀教学的基石。在教学的漫长时光里,我曾为设计精妙的教学环节而绞尽脑汁,为追求课堂的高效有序而煞费苦心,却很少停下脚步,思考自己为何站在这三尺讲台。读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当教学仅仅变成知识的机械传递,当教师失去对教育初心的坚守,课堂便如失去灵魂的躯壳,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自己,明确教育信仰,将个人的价值观、情感与教学融合,教学才拥有温度和生命力。每一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生阅历,这些都是教学的宝贵财富。从自身认同出发,我们才能将真实的自己融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的人性光辉,建立起心灵相通的师生关系。
教学之路布满荆棘,恐惧如影随形。新的课程标准、个性迥异的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重重压力之下,恐惧和迷茫常常涌上心头。担心教学效果不佳,忧虑学生无法理解知识,害怕辜负家长的信任,这些恐惧让我在教学中畏缩不前。书中帕尔默的话让我如梦初醒:“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善。” 原来,直面内心恐惧,以真实的自己去拥抱教学中的不确定,用真诚化解难题,才是突破困境的关键。我们不能因恐惧而逃避,而要把恐惧当作成长的契机,在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学能力。当我们勇敢面对恐惧,就会发现,它并非不可战胜,而是促使我们进步的动力。
帕尔默倡导构建学习共同体,这一理念为教学注入新活力。以往教学中,我与学生互动多停留在知识传授,很少深入探究他们的思维世界,挖掘彼此心灵的共鸣。读了这本书,我努力改变,课堂上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分享见解,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慢慢地,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同时,我也更加注重与同事的交流合作,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我拓宽了教育视野,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不再是孤独的奋斗,而是携手共进的温暖旅程,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学生、知识相互交融,共同成长。
掩卷沉思,《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带给我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伟大事业。作为教师,我们要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坚守教育初心,以爱和勇气为笔,以智慧和真诚为墨,在教学的画卷上描绘出学生美好的未来。在新的教学征程中,我将带着这份对教学的新理解和新感悟,怀揣勇气,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用爱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努力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光芒的地方 ,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教师孙晓宁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感
孙晓宁
在教育这片广袤的天地里探索时,我邂逅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且全新的感悟。
书中强调阅读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而阅读,就是开启这扇热爱之门的钥匙。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条建议也让我深受启发。要让学生热爱学科,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学科的魅力,并且有能力将这份魅力传递给学生。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之处,数学的逻辑之美、语文的文字之韵、科学的探索之奇……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独特之处,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展现给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就能让学生发现学科的魅力,从而热爱上学习。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书中也多次提及。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而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书中还提到,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非常宝贵的,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在信任的氛围中成长。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倾听,给予帮助和支持。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把书中的建议作为行动指南,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用爱和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梦想,陪伴他们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愿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与书为伴。让我们都能在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让阅读之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图/文:何 蕊
初 审:李 菁
终 审:王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