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支部建设

首页 >> 党团建设 >> 支部建设 >> 正文

教师需要“慢生活”

发布日期:2015-11-07    作者:     来源:    点击:

老师需要“慢生活”

如今是一个万事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老师们都急切地希望能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模式在短期里给教育教学提速,于是我们常常没时间倾听孩子的想法,没时间洞悉和思考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润物无声的沉潜,是深耕细作式的融入、是厚积薄发般的积淀。慢就意味着对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慢就意味着克制、微笑、耐心、宽容、等待、欣赏、反思和研究……

对于老师,生活需要张弛有度、快慢结合,究竟哪些事情得快做?哪些事情得慢慢来呢?

◆老师需要“慢生活”

课堂上“慢”一点

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场域,常有不可预知的情境出现。倘若教师只顾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顾学情一味赶进度,势必导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课堂上的“看客”,抑或亦步亦趋地“追”着教师思维。其实,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场所、情感交汇的舞台、思维碰撞的地方。教师应秉持一种“慢”的心境,步入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洞察其细微之举。学生质疑时,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倾听,甚至引导其展开辩论,就会聆听到花开的声音;学生皱眉时,不妨俯下身子,亲切问询一声,也许会解开其心头的纠结;学生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甚至伏桌而眠时,不妨靠近一点,细语问候两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重新点燃学习兴趣。一句话,有限的课堂,需要我们放慢匆匆的步履,密切关注学生的细微举动,读懂其一个眼神,一丝微笑,知其心,明其心,方能导其行。

思想上“慢”一点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被高科技,互联网,电子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型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网络的存在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贫瘠,不错,我们是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不可能,也使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地球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反思的时间少了,我们几乎不会动脑去思考,因为我们可以搜狗百度,我们是省劲了,但是我们失去的是人类特有的,引以为傲的东西。

教师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园丁,是培养未来祖国的希望的养料,正是因为特殊,所以更应该花时间来放空自己的思想,遇事常思考,在处事和解决学生之间的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多想想,在思想上慢一些,让精神休息一会。

研究上“慢”一点

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做研究最忌讳抢时间,赶速度,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勇气,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沉下去,从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几年、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研究才会结出丰硕成果。

然而,现实中不少研究浮于浅表,急于求成,一年一个课题,今年开题,明年结题,教研成果短期内速成。这样的研究是伪研究,衍生出则是伪成果。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付出几十年的辛劳,多次反复实验实践,才使“情境教育研究”结出累累硕果。毋庸置疑,没有哪样研究是在短期内见成效的。教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性和执著,不急不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找到切口,深深扎下去,根植于现实,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提验,体味研究的甘苦,才可能修成正果。

行走“慢”一点

这是个生活快节奏的时代,多少人为了生计,行色匆匆,忘记放慢脚步和驻足片刻,错过了许多人生体验和美妙风景。环顾周遭不少教师,每天步履匆匆上班,急急忙忙回家,甚至在校园里也是风尘仆仆,奔走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尽管我们天天出现在校园,却来不及回应学生那声真诚的“老师好”,抑或给其一抹微笑;常常走过花坛旁边,却看不见一丛丛绿叶,摇曳着勃勃生机;清晨忘记了望一眼冉冉升起的红日,感受生命之美好;时时目睹稚嫩学子,却感受不到其清澈眸子里的纯真与美好。

◆教师也需要“快境界”

教师固然需要过一种“慢”生活,有时也需要“快”的状态,这一快一慢,才是咱们老师们快乐生活、成功教学之道呢!

各方面知识更新要快

现代社会,发展很快,知识不断更新,而且更新的周期也比较短,如果教师不加紧学习,仅靠吃知识的“老本”,肯定会落后于年轻的老师,与学生之间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也不能理解学生,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远。这个时代,固步自封是不行的,要与时代接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自身观念的转变要快

时代变了,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为是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网络技术、现代设备走进课堂,打破了课堂时间、空间的界限。有些教师,不关心、不理解也不实践这些理念,观念转变慢,角色转换慢。在与学生交往时,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在课堂上,还是一味担当知识传声筒。这些观念不改变,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

思维转换要快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想法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快。比如,一道数学题,他们可以想出许许多多不同的方法,甚至是老师从未想到的方法,这时候,就得要求老师的思维方式要变,其实老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同时在向孩子们学习,老师要进步,思维方式就不能一成不变,适时的转换思维,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也许会发现原本枯燥的东西还有无尽被发掘的可能。

专业成长的速度要快

教育的发展需要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来引领。提升专业成长速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读书,现在谁都知道,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读书、写作、反思和教研关系甚大。比如读书,通过大量阅读提升能力、开阔视野;比如培训,教师必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可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专业方面迅速成长。

还有,解决学生间的矛盾要快、给学生答疑解惑要快、作业的批改要快、孝敬父母要快、善待孩子要快……教师生活也需要“快”的状态,从这些意义上说,“快”也是教师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所以,只有合理的转换慢与快的生活节奏,老师才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游刃有余,从而达到自己的“人生巅峰”

转载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