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创建师院附中高效课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渭城区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调整课堂结构,理顺“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全力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激发教师创新精神,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咸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目标
1.总目标:
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创造优异成绩。
2.教师目标:
培养教师在高效课堂中 “导学、精讲、点拨、总结”的综合能力。
3.学生目标:
切实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三、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实施内容:
(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策略:
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实施内容: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每人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拉开过程,相互交流,总结反思,展示成果。
(2)落实教学反思。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形成论文,学校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实施内容:
在强化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具体策略:
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导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定期进行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实施内容: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辅导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弱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具体策略:
重视培优补弱工作,以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学习兴趣小组、学科竞赛辅导、延点补弱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手段,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进步。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实施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具体策略:
学校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导向作用。
教导处和教研处建立各学科全面调研和重点学科调研相结合的常规调研制度,真正切实、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老师。
采用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科学评价,促进教师工作的高效性。
四、实施步骤
1、设立领导小组
2、加强学习培训:
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专家讲座、外出学习,举办教学论坛、网络教研等形式,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的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顺利实施高效课堂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3、确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达标”(见附件)
五、实施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2012年4月20日前)
召开创建高效课堂动员大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和高效课堂理论,正确理解学校推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目标,纠正认识上的误区,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达成共识,促使全体教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构建高效课堂。
2、探索试行阶段(2012年4月21日---2012年8月31日)
(1)实践探索:
结合学段、学科、课型特点,以五类课为平台,及时记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归类。
(2)总结反思: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要求各学科针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科特点,集思广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补充、完善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9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1)人人参与。
每位教师都要按照学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逐步形成适应各自学科的高效教学模式。教导处和教研处根据高效课堂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整体推进。
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带着问题听课,抓住重点评课,教导处、教研处要积极组织开展观摩、示范、教学论坛、论文评选等活动,推动该项工作全面扎实展开。
4、深化提升阶段(2013年1月1日起)
在全面总结高效课堂实施工作的同时,教导处、教研处要进一步提炼已有的做法与成功经验,建立高效课堂长效机制,实现高效课堂的常态化,形成学校有亮点、科科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格局。
六、实施要求:
1、各教研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加强高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教研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高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根据市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的安排意见》文件中的重点内容,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及时反馈考核情况,促进整改提高。
4、教研组要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水准。
附件:
“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各阶段的具体要求。
1、以学定教阶段:
就“学”而言,是指学科、学生、学情,包括学习内容、学生年龄、学生特长、学习能力、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心理活动等。就“教”而言,是指教学方案、教学机智、教学成效,包括学习目标、教师引领、学习效果、学习氛围、教学组织、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效益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探索者与创造者,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与智慧之路。“以学定教”就是要求教学必须遵循学习规律,必须以科学高效的学习规律为依据,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方案。
(1)学习重点的设计:
学习重点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要做到:①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②既要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要从单元,从整册书的角度看。敢于舍弃过大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一节课突出解决1—3个问题。③在认真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④重点的确立可以由教师提出,师生共同认定;可以由学生提出,大家讨论认定。并且采取多媒体展示、板书、学生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将重点清楚的呈现出来,使师生从上课的开始就必须取向一致。
(2)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读书方法。
教师指导要具体:①明确各环节具体的自学内容及相应的学习时间。②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旧知向新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旧知向新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③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标准。
2、学案导学阶段
(1)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依此进行预习、自学,课堂上老师要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3、精讲点拨阶段
(1)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
(2)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梳理成线,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3)教师还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多角度、多层面的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当堂达标阶段
本阶段主要目标是知识迁移拓展。教师应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搜集答题信息,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也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